项目描述

实验教学方法

本项目实行包括场景化、个性化(跨学科融合)、系统化在内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实验项目的高阶性、创新性、互动性与挑战度。

场景化实验教学

本实验结合虚拟仿真影视空间场景与设置场景中的人物,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快速还原故事情境,事半功倍的消化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1、逼真的影视物理空间场景与道具

利用3D建模技术,构建影视剧拍摄较常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场景与道具,特别是历史文化名景。同时,通过仿真数字摄影机拍摄录制及参数调整,完整地重现影视拍摄现场的创作过程。

2、可动态变化的影视人物设置

①人物造型设计训练:根据剧本故事内容和二度创作需求,对场景中出现的人物进行细节设计,以展现人物性别、年龄、所处年代和职业等基本属性,以及创意性的通过“色彩、款式、材质、图案”等虚拟造型元素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②人物动态设计训练:根据剧本故事内容和二度创作需求,对场景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动态设计。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个性化设置,展现人物情绪和肢体语言,以推动故事叙事的发展。

、个性化实验教学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学习兴趣,本项目可以提供多个不同类别的实验子项供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虚拟仿真内容设计使得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对应的实验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通道达到个性化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1.针对不同专业与年级进行个性化教学

需基本掌握使用方法的专业,如导演等专业/低年级,了解影视分镜头画面设计经常面对的场景、人物、道具与摄像机基本功能即可;

需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的专业,如摄影、照明等专业/二、三年级,可以在虚拟摄影环境中学习创作技巧与工作流程,熟悉虚拟分镜头画面设计的基本功能;

需精通使用方法的专业,如影视美术设计专业/高年级,可以在虚拟仿真环境中熟练完成从影视场景设计、道具设计、人物造型与动态设计到虚拟影视镜头拍摄的全过程实验。

2.针对不同专业水平与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般选课学生需按实验大纲要求,完成基本实验过程;

专业能力强,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影视分镜画面设计虚仿系统的强大功能,组成专业的影视美术创作团队,服务于社会上紧缺的电影美术工作,然后通过社会实践收获的经验反哺学业。

不同类型的虚拟仿真内容设计使得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对应的实验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通道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系统化实验教学

本实验将基于室内外空间场景与道具、人物造型与动作、分镜头画面展开,包含平面与三维立体不同的视觉风格、白天和黑夜不同的光线气氛、电影、电视与手机不同的虚拟画面等,完整的呈现分镜头画面设计所需要的创作全流程,系统性的实现影视分镜创作技巧学习、艺术熏陶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