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描述

实验目的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工业化”的需求日渐迫切。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针对中国戏剧影视艺术与技术人才培养设立的特色专业,加强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作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坚持“以美育促德育、以艺术化人心”为根本,以培养新时代“有道德、有思想、有灵魂”的创新复合型国际化应用人才为主旨,对实验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影视分镜头画面设计(故事版设计)教学环节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等影视创作类专业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影视美术是第一个将文字剧本转化成视觉画面的创作部门,通过分镜头画面设计,我们能够可视化的呈现影视作品的整个故事脉络和制作技巧,这为影片拍摄提供了重要参考。不仅利于高效的整合统一导、摄、美等各部门的创作意图,也极大的降低了各部门沟通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损耗,为影片的顺利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点在于:多年来,我们的分镜画面设计一直是使用手绘的方式完成,二维平面的手绘设计图稿并不能很好的展现空间透视关系和快速进行修改。我们也不可能通过模型搭建定格拍摄完成影视分镜画面设计的全部功能。作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指导环节,除去影视美术专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导演、摄影、照明等专业的从业人员并不善于绘画,这就为各部门统一创作意图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教学时间和“互联网+”教学平台,让我们的分镜画面设计教学变得更加便利和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总体实验目的

本实验分为四个环节,共4个课时。以最前沿技术作为支撑,以虚拟摄像机、虚拟影视空间场景与道具、可动态调整的虚拟人物为核心,实现在虚拟室内外场景中漫游。首先,根据剧本内容和二度创作需求,合理编排在多景别、多视角以及摄像机镜头运动下的不同年代、职业、性别、年龄的动态人物、空间场景和道具,生成虚拟电影摄影机取景画面;其次,通过画面的调整排布组合生成初步的影视分镜头画面集群;再次,按调整好的分镜画面进行景别、视角、摄像机镜头运动、台词、人物、道具等文字信息的编排备注,完成最终的分镜画面设计脚本;最后,结合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考核与分析,使影视艺术各专业学生都能够了解实景、人物和影视拍摄的作业环境,熟悉影视构图、色彩、透视、形体塑造等叙事所需的视觉化呈现规律,培养学生空间画面的艺术创造力。

二、具体实验目标

1.以“文化树人,艺术养心”为根本,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中国故事主题让学生在历史空间场景与人物的分镜设计过程中,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与我们的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逐渐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交叉融合发展;在重点面向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影视剧美术与人物造型设计项目实践》的同时,同步拓展应用于戏剧影视文学、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照明设计、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广告学等专业和《影视概念设计》《动画原画设计》《影视短剧创作》《电影导演创作》《电影摄影创作》《电影布光技巧》《广告短片创作》等课程,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交叉融合发展。

3.培养学生创意、创作、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该实验,掌握景别、视角、摄像机镜头运动的基本规律,不断熟悉影视构图、色彩、透视、形体塑造等影视分镜画面设计技巧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和摸索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创新设计方法。

4.考核与数据分析,论证实验的可行性并不断进行优化;学生通过实验作品点评、对比经典影视案例和其他同学实验作品,阐述自己实验作品的得失与虚拟实验使用感受,撰写实验报告。通过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实验报告数据分析,对该虚拟实验进行优化。